今年5月,FENDI Baguette ‘hand in hand’ 項目走出義大利,將視線放眼全球手工藝,繼首站日本之後,這一站來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中國,著眼於西南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「彜族」,hand in hand 象徵著各地工匠的手與FENDI工匠的手緊握在一起,共同賦予作品獨特的生命力。攜手當地頂級的繡娘與銀匠:彜族刺繡與銀飾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「阿西巫之莫」與「勒古沙日」,共同打造一款深具當地民族特色的手工藝Baguette絕美包款!


FENDI Baguette ‘hand in hand’ 項目集結的眾多頂尖手工匠人與手工藝工坊,運用各地本土特色手工技藝從藝術品(objet d’art)高度,重新詮釋創意總監Silvia Venturini Fendi設計的Baguette包款,代代相傳的手工技藝和珍貴的製包工藝在此交匯。



「阿西巫之莫」她從10歲開始學習彜族傳統刺繡,今年已經66歲,現在是 “彜針彜線 “專業刺繡合作社的負責人,擁有精緻的手工技藝和對配色方案和圖案的獨特見解,始終堅持把保護、傳承、發揚民族文化作為己任,帶領彜族婦女提高工藝且繼承傳統技藝,更希望彜族刺繡能走得更遠並永遠流傳下去;「勒古沙日」的家族銀飾製作技藝至今已經傳承到第17代,「勒古」在彜語中是 「工匠」的意思,製作上完全屬於純手工,製作出的器件精美獨到難以被模仿,具有很強的收藏價值。


而兩位匠人對Baguette包款也有著獨特見解!在彜族黑色是大地的象徵,而綠色則代表著生長在山川江河周圍的茂盛草木,將這款包採用天鵝絨般的黑色面料,繡有藍色、綠色和水綠色的絲線,內襯同樣使用柔軟的黑色材料。包身的刺繡以象徵一切美好事物的索瑪花(杜鵑花)為主,使用挑花繡、密集弧線鎖邊繡、加環鎖繡、盤花繡等刺繡工藝,細膩的繡工中蘊藏著對⾃然和⼈的尊敬、愛意和祝福,經數十道工序打造而成的925純銀紋飾FF搭扣為這款包更添奢華。



勒古沙日先把熔煉過的白銀製成薄片、銀條或銀絲,利用捶打、壓、刻、鏤等工藝雕琢出精美紋飾,造型設計上搭配靈感源於彜族傳統華美銀飾的垂吊筒穗、銀鈴等元素來點綴細節,然後再焊接成型。刺繡與銀飾的組合,材質與材質的碰撞,賦予這款包款別致韻味,顯示出雅典的東方女性之美。包款內袋上印有中文“阿西巫之莫&勒古沙日”以及FENDI ‘hand in hand’ 銀色logo。



展覽:《FENDI ‘hand in hand’匠心藝術展覽》
地址:Temple東景緣,北京市東城區沙灘北街嵩祝寺23號
日期:2023年5月16日至2023年6月16日
時間:每日開放,從上午11點至晚上19點
入場:免費,需在FENDI展覽小程序上預約